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信用支付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0546|回复: 0
收起左侧

赋能消费金融,小花科技愿做信托机构的“送水工”

[复制链接]

958

主题

0

回帖

958

积分

信用会员

积分
958
乐匆 发表于 2021-4-1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赋能消费金融,小花科技愿做信托机构的“送水工”



    受严监管、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正面临市场机会减少,业务风险增大的境况,亟需转型。消费金融作为拉动内需,满足差异化金融需求的重要金融工具,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已成为信托业的战略转型重地。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信托公司在向消费金融领域渗透时牌照优势明显,但信托在小额分散、高频次的消费金融领域天然基因不足,风控水平亦有掣肘。想要切入市场快速起量,分食消费金融这块蛋糕,借助金融科技是一种有效途径。

    中腾信旗下的小花科技作为消费金融科技服务领域不可多得的实战派,能够为信托机构提供覆盖消费信贷全周期的服务,助力信托机构纾解消费金融业务痛点,实现战略转型。

    事实上信托机构最早于2007年便开始切入小微金融服务,根据信托公司2017年财报及近期动态统计,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有38家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消费金融放贷业务。信托转型做消费金融有其特有的优势,例如持牌,能够在监管框架内将业务形成规模,存在接入人行征信的可能;且在与消费金融合作模式方面较为灵活多变。

    但目前信托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信托规模仅1000亿元左右。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消费金融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相比消费金融的规模,信托行业在该领域的布局渗透率偏低,业务增长空间较大。

    究其原因,是信托在消费金融领域基因先天不足。表现为传统信托业务特征是大额低频,合作对象多为机构,互联网化程度低,科技属性弱,与消费金融小额高频,对象为个人,互联网化程度高,科技属性强的业务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导致信托公司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时,无论是风控理念、业务理解、产品设计,还是IT系统搭建、营销宣传等都存在短板。

    具体而言,传统信托机构擅长于大额信贷管理,但对消费金融“小额分散”资产的风控管理,缺乏经验。消费金融面对的是社会各阶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场景复杂多变,信托公司的传统主营业务此前并未涉及,缺乏行业沉淀、经验预判,无法有针对性地设计差异化的贷款产品。消费金融业务对IT系统在数据处理、平台交互、账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信托机构原有的系统面临承压。

    这些短板也决定了目前信托机构在消费金融领域大多扮演的是资金供给方甚至简单通道的“附属性”角色,并未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诸多优势,也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打破困局,金融科技是助推这一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站点说明|联系我们|站内地图|信用支付网 ( 豫ICP备16007973号-6 )

GMT+8, 2023-3-28 0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